<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市发展和改革局 > 规划计划

        关于《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

        发布时间:2017-04-25 03:14 信息来源:


        根据市委四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通过的《中共怀化市委关于制定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市人民政府制定了《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现就有关情况作以下说明。

        一、《纲要(草案)》的形成过程和主要特点

        《纲要(草案)》编制历时一年半左右。20145月,《纲要(草案)》编制工作正式启动;20158月,形成《纲要(草案)》基本思路;201511月,形成《纲要(草案)》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122日,提交市人大财经委全会初审;122日,提交市政协初步协商;127日,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1221日,提交市委常委会议审议;1222日提交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37次主任会议审议。先后经过16次大规模修改完善后,最终形成《纲要(草案)》。《纲要(草案)》坚持以中央、省委、市委《建议》为主要依据,从目标、定位、布局、任务到措施,力求做到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一系列重大战略政策和发展布局。

        《纲要(草案)》按照在国、省层面争位、争份、争项的要求,全面精准对接国、省“十三五”发展规划。彭国甫书记、赵应云市长、杨亲鹏常务副市长对《纲要(草案)》高度重视、亲自把关、全程指导,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向省委、省政府汇报,与省发改委专题对接,使我市“一个中心、四个怀化”上升为省级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一极两带”、五省边区生态中心城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区域性铁路枢纽城市、省域次中心城市、鹤中洪芷城镇群等一系列重大布局已分别通过了省委《建议》,写进了省“十三五”规划。

        《纲要(草案)》汇集全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智慧与成果。全市各级各部门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形成了一批高质量、高水准的研究成果,为规划《纲要(草案)》编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通过书面征求、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先后向各县市区、市直机关单位、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多轮征求意见,共收集意见建议283条,采纳206条。可以说,《纲要(草案)》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开门规划的成果,是各方智慧的结晶。

        《纲要(草案)》共分发展目标、发展布局、发展任务、发展动力、发展保障等5篇、21章、41节、183小点,同时相应设置了10个图表和32个专栏,约6万字。

        二、关于“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

        《纲要(草案)》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中心、四个怀化”建设迈上更高水平。具体目标为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文化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民生、民主法治、社会治理等七个领域,并相应制定了涵盖四大类34个具体指标的指标体系。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2020年达到2200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突破40000元(约6700美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以上,五年累计完成投资8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以上;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8.5%以上和9.5%以上,2020年分别达到31500元和11200元,比2010年翻一番。这些指标,是经过全面分析、反复测算后确定的,通过全市人民共同努力是可以完成的。

        三、关于“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布局

        《纲要(草案)》提出奋力实施“一极两带”和“一个中心、四个怀化”战略,加快构建“一核两带多点支撑”的“大十字”区域发展新格局。“一极两带”战略:即辐射大西南、对接成渝城市群的新增长极和沪昆高铁经济带、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一个中心、四个怀化”战略:即建设五省边区生态中心城市和绿色怀化、法治怀化、智慧怀化、幸福怀化。“一核两带多点支撑”:“一核”即鹤中洪芷城镇群核心。以舞水河为纽带,以鹤城区、中方县、怀化经开区、怀化工业园为主体,以bt365账户为什么封_日博365官网网址多少_365bet网上娱乐、洪江区、芷江县为拓展,建设鹤中洪芷城镇群和省域次中心城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西南地区一流商贸物流基地,发挥城镇群的集聚和辐射功能,成为沪昆高铁经济带与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的承载平台和集散中心。“两带”即沪昆高铁经济带和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沪昆高铁经济带,依托沪昆高铁、沪昆铁路、沪昆高速公路形成的东西发展轴,将溆浦县、辰溪县、新晃县与鹤中洪芷城镇群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往东与邵阳、娄底,往西与贵州、重庆对接,积极促进区域产业、旅游、扶贫、交通和生态等领域的合作,把怀化打造成为沪昆高铁经济带的重要支点城市。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依托焦柳铁路、张吉怀高铁、渝怀铁路、包茂高速公路形成的南北发展轴,将沅陵县、辰溪县、麻阳县、会同县、靖州县、通道县与鹤中洪芷城镇群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往北与张家界、湘西自治州,往南往西与桂林、黔东南等地对接,共同打造贯通湘黔桂渝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把怀化打造成为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的重要支点城市。“多点支撑”即指依托怀化经开区、怀化工业园、怀黔千亿工业走廊及各县市区工业集中区、各类特色园区建设,形成多个特色鲜明、实力雄厚、产城融合的新增长点。

        四、关于“十三五”时期的发展任务

        1、新型工业化。着力推进产业及产业园区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建成2个千亿园区、多个百亿园区和一批千亿百亿产业、百亿十亿企业,力争怀化工业园、怀化经开区创建为国家级产业园区。

        2、农业现代化。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实现全市50%的耕地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发展家庭农场500家、农民合作组织1500家,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0家等目标。

        3、服务业现代化。努力打造西南地区一流商贸物流基地、全国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千亿电子商务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冷链物流产业、健康养老产业、现代金融产业、会展服务产业等新兴服务业,引导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4、新型城镇化。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全面推进城镇扩容提质,以农业人口就地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力争全市新增城镇人口80万,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5%

        5、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能源保障和水利设施三张网,大力推进铁路建设、公路网建设、航空和水运建设、综合交通枢纽、能源生产与供应网络、城乡水利设施、洪涝灾害防御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形成内畅、外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体系。

        6、绿色怀化建设。通过实施“青山、碧水、蓝天、绿地”工程,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进资源节约利用与低碳循环发展,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加快推进绿色怀化建设。

        7、智慧怀化建设。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化水平,构建有利于智慧怀化建设的保障机制,提升我市数字化、信息化水平。

        8、幸福怀化建设。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促进就业和增收、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构建妇女儿童等群体权益保障体系为重点,坚决守住民生底线,提高全市人民幸福指数。

        9、法治怀化建设。通过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面提升我市法治水平,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五、关于“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动力

        《纲要(草案)》提出,坚持把创新、改革、开放作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创新,就是要通过努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强化科技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同时全面释放投资、消费、出口需求。改革,就是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破除阻碍发展的制度壁垒,清除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激发活力,厚植优势。开放,就是要通过全面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和国家、省区域发展战略中谋划自身发展,巩固和拓展传统优势,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空间,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六、关于“十三五”时期的发展保障

        为确保规划顺利有效实施,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坚持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体制机制,加强班子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凝聚全市人民团结奋斗;二是形成规划实施合力,强化政府履职、财政保障、市场作用,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三是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评估与考核,强化项目支撑作用。